农业界委员热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梁忠福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工作部署聚焦“五个振兴”,应立足本溪人多地少、绿水青山资源禀赋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冷水鱼、中华蜂等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生态、红色、土特产品资源发展高质量、差异化旅游,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带动农户增收。农村道路两侧文化墙都很好,但墙里面户与户间存在杂物乱堆乱放,应加强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创建美丽宜居村、乡村治理示范村。
王丽美委员: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一年来,市政府克服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取得丰硕成果,令人振奋,倍受鼓舞。作为市政协委员,今后要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下传党的方针政策,上达群众的殷切心声,深调研,强作风,促落实,为本溪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积极推进本溪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张式明委员: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感受深刻,完全赞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推进本溪乡村振兴,一方面应抓好依据乡村规划依法办事,推进农业和旅游深度融合,抓好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抓好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德才兼备的村两委干部和乡村企业家、种植能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奖励扶持政策和产业配套政策。
苏家路委员:在经济下行的条件下,我市能拿出资金继续投入在民生福祉上,实属不易。《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准确。建议持续关注绿色发展,打好“生态牌”,念活“发展经”。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同时,提早谋划布局我市“水域经济”,最大限度释放太子河两岸周边用地空间,保障战略用地,助力“生态立市”战略深入实施。
迟洋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在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中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一村一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努力拼搏,让农村更美,让农民钱袋子更鼓。
孙玉芝委员:本溪冷水鱼产业是辽宁省的特色渔业,是本溪市渔业增收、渔民致富的重要产业,通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本溪农业的特色产业。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小农经济,实现本溪冷水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