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委员之窗>详细内容

【讲好辽宁(本溪)故事】郑春满:感动雷锋的本溪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5 15:55:35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期讲述人:

张丽华

市政协副秘书长

(文化艺术界别)

c06f6c7ad69c44fe92faa972ec7d681d.jpg

翻开《雷锋日记》,雷锋在1961年5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我在《前进报》上看到了共产党员郑春满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在为抢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与怒涛漩涡搏斗中,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郑春满同志的这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表现了无产阶级最高尚的品德,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我要学习他那舍己救人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雷锋在日记中提到的这位感动他的英雄郑春满,是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人,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64年了,但他的事迹仍然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a7bba0d9856343599305c579a8303a99.png

郑春满

郑春满出生在桓仁县六道河子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雷锋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郑春满很小的时候,父母在贫病中相继去世,姐姐被卖给人家,小春满靠给地主砍柴、放牛为生,饱受了剥削和压迫。苦难的生活,让郑春满过早的饱尝了人间的艰辛。桓仁解放后,政府给郑春满分了土地和房屋,还招收他进入文化补习班,结束了悲苦的生活。翻身的郑春满从心底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毛主席,1950年10月,18岁的郑春满主动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穿上军装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郑春满英勇冲锋,屡立战功,他参加战斗有股不怕死的牺牲精神,刻苦学习军事技能,从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1957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以后,郑春满对自己要求更严了,他认真执行上级命令,关爱战友,经常帮助战士读书识字、缝洗衣服,为生病的战士端饭送药……在战士们的心里,郑春满既是他们的战友,又是贴心的亲人。有一次,部队组织排爆哑炮,在两颗哑炮即将爆炸的危急时刻,郑春满挺身而出,用身体护住年轻的战士。1960年8月,洪水侵袭了辽南大地,郑春满所在部队接到军区命令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抗洪救灾。郑春满由于水性较好,挺身而出和洪水搏斗,奋力抢救灾民,带领战士奋战了一夜,堵住了决口。由于过度劳累和水土不服,郑春满患上了严重痢疾,部队命令他住院治疗,但他想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顾重病在身,偷偷从病床上爬起,又一次冲向抗洪抢险第一线,最后累倒在河堤上。

20ea7647ac7e491fa43a859048cac5e2.png

郑春满纪念室

郑春满曾说过:“当人民需要我的时刻,我愿献出我的一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动,诠释着入党时的誓言。1961年4月16日中午,在郑春满所在部队驻地附近的新金县城子坦镇(今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一座吊桥下的河流中,有两名女孩不慎失足落水,当时刮着狂风,眼见两个孩子就要有被水流卷走夺去生命的危险。当时,郑春满正在河边与战士隋信德谈心,听见小姐妹的呼救声,郑春满毫不犹豫地冲向河中,他边跑边甩掉棉上衣,连棉裤和皮鞋都没顾得上脱掉,就跳进了湍急的河水中。小姐妹落水的位置是河流入海口,每逢涨潮,海水就涌进河床,水深达2米多,加上当天的大风,形成了一个个漩涡。波涌浪翻中,郑春满几经拼搏,先后将两个女孩从急流中推到浅水处。两个孩子得救了,郑春满却沉入漩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6a97bc331e674ed4895ec9de82d6b110.png

郑春满勇救落水儿童的地点

郑春满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沈阳军区授予郑春满“爱民模范”光荣称号并追记一等功。郑春满牺牲地的学校改名为“春满小学”,当地命名了“春满街”,救人的那条河流也改名为“春满河”,那座吊桥被命名为“春满桥”,还建立了郑春满纪念室。《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报道了郑春满的英雄事迹。沈阳军区《前进报》还刊发了系列报道,宣传郑春满的光辉事迹。当时正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服役的雷锋从《前进报》上阅读郑春满事迹后深受感动,在日记中表达了对郑春满的崇敬之情,并表示要学习郑春满舍己救人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