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本溪)故事】厚植矿山吸滋养 筑梦青春写华章
本期讲述人
南芬区政协委员
孟令财
巍巍铁山,以它博大的胸怀,在源源不断向人类输送乌黑发亮的铁矿藏资源的同时,也培养锻造出了一批批铁山儿女为之默默的拼搏、奉献。2007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云虎,来自远方的赤子,怀揣着战天斗地的凌云壮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铁山艰苦岗位扎根下来拼搏奋斗,用青春特有的朝气与激情,在山城的沃土上迈出他追逐梦想的脚步,开启了扎根矿山的人生旅程。
格物致知 匠心之花结硕果
2014年至2015年南芬露天矿引进4台载重220吨矿用卡车MT4400AC,总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4台卡车投入生产后,其中2台卡车连续出现电控系统故障,并造成备件损失多达400万元,虽由厂家承担,但该公司一直宣称备件本身缺陷是造成电放根本原因。为查明故障原因,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故障车现场,详细询问司机操作过程,车辆运行状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利用软件分析每一次电放故障状态下卡车电流值、马力、车速等参数,综合各种资料数据分析,确认该型卡车电控系统有缺陷,不适于露天矿运输道路坡度大、坡路长的实际生产情况。他及时将问题向上级部门反映,并得到上级部门和厂家高度重视。在现场协调会上他将掌握资料数据、分析流程、最终结论与外方专家一一辩论,得到在场外方全球服务经理的认可,最终厂家承诺恢复功能,进而设备本质化安全得到了保证。不但为公司挽回损失近2000万元,也赢得对中国使用客户技术人员的尊重。
热衷于钻研技术的他,面对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资料都是外文的问题,他利用业余时间将所有的外文资料全部翻译成中文,并将这些译文资料整理成册分发给周边的部分青工,由年轻职工将这些翻译后的知识传递给老职工,老职工获得这些新知识后能够更好地判断、解决故障。这样既提高了检修水平,又确保了“洋设备”国产化检修能够在矿山顺利进行,也为矿山设备检修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字财富。
初心不改 担当作为克难题
2015年末,他从运岩调到运矿作业区,从事副主任、主任职务,不论身份如何转变,做人、做事不改初心。
初到运矿作业区正赶上发动机十分被动之时,经常因发动机故障造成多台设备停机。为扭转被动局面,他一方面组建一支有责任心、技术水平高的年轻专业化点检队;另一方面制定检修考核激励方案,激励和提高检修队伍积极性、检修质量。与此同时,他还从抓发动机磨损油品化验入手,跟踪发动机油品劣质化验、分析研判故障原因。终于在发动机磨损润滑油化验中找到了蛛丝马迹,进而他把原有发动机铅锌轴瓦改为铜式轴瓦,经过试验由原来轴瓦运行1万小时,提高到轴瓦运行1.2万到1.3万小时,不但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还解决了因此而停车的“顽疾”。
变废为宝 防滑洒水奏新曲
作业区防滑和洒水设备已经老化,难以适应生产需要,在多次争取上级采购无果的情况下,他把目光盯在了作业区待报废的那些陈旧、老化设备上。
2018年他决定利用待报废的TR100运矿汽车改制一台防滑车辆。说干就干,挑选精兵强将,组建成立一支改造攻关团队,利用工余时间拉开了自我检修改制防滑车辆大幕。他积极支持攻关团队工作,每天都到改造现场了解进度和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由于是报废车辆,缺的备件很多,他积极协调各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改造成功。
有了改造防滑车辆的经验,2021年底,他利用待报废的TR100运矿汽车改制洒水车。团队在他积极组织、协调、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于次年4月份TR100矿用洒水车终于改制成功,经过矿相关部门验收,完全适合矿山采场洒水需求,节约购置新车成本近百万元。
担任行政一把手后的他不断建立完善作业区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四到”分配机制,并且公开、透明、上墙,进而激励了职工工作干劲,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高云虎在矿山生产第一线工作长达16个年头。历经过检修、技术、管理等多个岗位的磨炼,不论角色如何转变,他始终一以贯之,干出精彩。他曾先后荣获本钢十佳团支部书记、大学毕业生创业成才标兵、本钢集团35岁劳动模范、本溪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在逐梦的道路上,不断收获前行的喜悦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