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本溪)故事】“龙小番”高品质番茄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期讲述人:
明山区政协委员
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办公室 主 任
姜永超
(农业界)
“龙小番”铁皮柿子,酸度和糖分高于普通番茄,口感和颜值爆表。一投放到市场,就牢牢地抓住大众的眼球和胃口,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佳品。
这种高糖番茄富含丰富的番茄红素,苹果酸及谷胱甘肽,更富含维生素A、C,胡萝卜素及钙、镁、钾、磷、铁、锌、碘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保护肝脏、降血压等多种功效,更是前列腺和乳腺癌的克星。番茄是蔬菜也是水果,可煲汤、炒、凉拌及生吃。这种原产自南美洲,16世纪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番茄,明朝时就被我国广泛种植。
乡村振兴 打造品牌
本溪市明山区卧龙街道办事处欢喜岭村龙之韵产业示范区,在蓝天白云下格外耀眼。由卧龙街道所属8个村联合打造的集体经济重要项目,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卧龙街道办事处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建设。经专家培训,农民们纷纷建起大棚,发展西红柿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致富后眼界更高了。有几十户农民经营参与进来,龙小番西红柿已经成为本溪地区的品牌产品。
科技兴农 前景无限
龙之韵生态园成立以来,以绿色生态发展为核心,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龙之韵人秉持初心,坚持天然、绿色、纯净、健康理念,为广大消费者送去“健康绿色,美味留香”的新生态农产品。产业示范区规划占地面积300亩,园区内由辽宁省科技厅联系沈阳农大教授负责具体业务指导。主要种植具有营养成分全面、物质丰富为特点高糖西红柿,并辅以蓝莓、草莓、大樱桃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依托现有的种植及经营模式,未来几年,将逐步实现示范区内集体经济收入为先导的大态势,带动地区精准扶贫、公共事业有序发展,优化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现阶段,已投资522万元,完成建设55亩,建设采摘大棚13个,有10个大棚主要种植高糖柿子,其余3个大棚主要种植蓝莓。
产业兴旺 致富有方
在卧龙办事处的努力下、专家团队指导下,从选种育种、种植土、有机肥到田间管理,各项工作稳步进行。产品同步升级,西红柿的含糖量已接近10%,加上无公害标准种植,“龙小番”高糖西红柿深受广大消费者信赖和认可。每年夏秋季西红柿进入高产期,购销两旺,每天销售三四百斤还供不应求。通过网红带货,加大宣传力度,“龙小番”高糖西红柿已名声在外,除了省内、本地市场的消耗,还远销北京、上海、海南、广西、福建等地。
非凡之花 幸福之路
柿子挂在枝头,像一只只红灯笼照亮欢喜岭老百姓康庄大道。致富之路注定不会是平坦的,当渴望摘掉贫穷帽子的创业者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又爬起,所有的苦变为无比的甜,欢喜岭老百姓脸上写着幸福,心中记着党和政府的好。他们深知,区领导心里装着他们的事,没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龙之韵生态园走不到今天。
翻开欢喜岭村的历史,老百姓生下来脸上就刻了个‘穷’字?山大沟深,严重缺水,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欢喜岭的出路在哪?贫穷没有限制村民的想象,变不利为有利,充分利用欢喜岭耕地为向阳山坡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利条件,打靠山吃山的牌。当地人祖祖辈辈有着栽植西红柿的传统技术,选择念铁皮柿子的经,开启了8村联动的大产业模式。
小果实做出大文章
基地大棚的西红柿果实累累,长势喜人。基地里热闹非凡,三路人马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前来采摘的、上货的、直接购买的人是一拨又一拨地来。工作人员们领秧、打岔、喷花,严格管理。管理人员根据顾客的需要采摘、装箱、发货,忙得头都抬不起来。从年前开始到目前,收入达80万元以上,蓝莓等高端产品的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0万元。届时,首批加入合作社的村子就可以得到红利。农民的钱包鼓了,干劲更足。
铁皮柿子成就了欢喜岭村,欢喜岭村也成就了铁皮柿子。一路走来,欢喜岭村民深有感触,“铁皮柿子是最适合欢喜岭发展的‘柿’业。”有区委区政府做后盾,龙之韵生态园将不遗余力地带动周边村民大兴种植之道,进而实现欢喜岭地区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