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委员之窗>详细内容

【讲好辽宁(本溪)故事】关乎中国人吃饭大局!毛主席将此任务交给了这家钢厂!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5 18:00:19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期讲述人

本溪市平山区政协副主席

王丽丹

(社会科学界别)

5ca9af87b5724ff0b9f102e2e3aff7d0.jpg

不辱使命:坚决完成毛主席的重托!

1955年,我国粮食缺口达5000万吨,毛主席日夜思考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

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就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毛主席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强调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提出要有步骤地积极地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央制定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明确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双轮双铧犁。

908b5fbd361549da98eb5326c0a2564d.jpg

这种“双轮双铧犁”俗称铁犁,拉力比木犁增加一倍以上,约四五百斤,有犁底平、翻土转等优点。1954年,中央农业部部长廖鲁言将之引用到了南方,使南方的部分水田出现了增产,毛主席对此大为赞赏。

然而,双轮双铧犁的推广与改进急需大量的农用犁铧钢,但对于刚解放不久的新中国,犁铧钢还属于一个新钢种,研制这个钢也就成了一个政治任务。因此由毛泽东主席批示、陈云同志亲自布置,给本钢下达了名为701犁铧钢的生产任务。

a0d9f8d65c6d4ad6a6383f706fed055f.jpg

本钢一钢厂当时的老厂长周刚回忆说:当时在一无资料、二无生产经验的情况下接受了中央领导下达的任务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迅速召开会议,研究怎样组织生产这种从未生产过的钢种。接着就是调集全厂的攻关能手组成犁铧钢攻关小组,由责任心最强、最善于科技攻关的工程师李庆国担任组长。攻关组成立以后,没有图纸、资料和数据,李庆国干脆吃住在厂里,和技术人员们一起研究试制方案,亲自设计绘制了轧机孔型图。

经过多次试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成功轧制出符合规定的犁铧钢。1956年1月,一钢厂共上交犁铧钢1600多吨,出色完成了毛主席亲自批示的任务。

毛主席写信来:新中国第一批炮钢这里造!

20世纪50年代初,本钢特钢厂接到了一系列生产特殊钢的任务,研制和生产新中国第一批炮钢的任务就是其中之一。

1950年9月,本钢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试制成功SAE3335炮钢。1954年9月,我国第一批P类炮钢研制成功,包括PCr、PCrMo、PCrNiMo等品种,用于127军工厂加工生产榴弹炮、76.2毫米口径野战炮和37毫米口径高射炮。

313d75c22b754a02b3c322cdcc486863.jpg

▲国产五四式122mm榴弹炮

1954年10月25日,毛主席亲自写贺信,祝贺本钢特钢厂成功试制122公里榴弹炮用钢。

2000c4af875c49cb91359d35b396dffe.jpg

122mm榴弹炮的炮弹和弹药箱

本钢特钢厂首家成功研制出的用于火炮生产的梯形弹簧钢和P类炮钢,对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本钢特钢厂的突出贡献,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朱德同志先后于1952年和1959年两次视察本钢。

钢铁报国:创造更多的第一!

从解放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本钢人深怀报国之志,生铁年产量一路攀升,以不到全国1%的高炉总容积,承担起了全国1/4的统配铸造生铁和1/2球墨铸铁的生产任务。本钢一号、二号两座高炉连续30年保持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旗高炉”。

那一时期的本钢创造了新中国的很多个“第一”: 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梯型弹簧钢、第一炉工业用硼钢、第一代汽轮机异形叶片钢、第一批犁铧钢……我国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坦克、第一批拖拉机,乃至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潜艇、第一枚运载火箭上面都使用了本钢生产的钢铁材料,本钢因此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企业”。

80fee9c6a12149bb863825fd11f6159d.jpg

从“十五”到“十三五”,本钢的钢铁产量全面提速,先后跨越了8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等产量目标;2020年本钢集团的铁钢产量已是改革开放之初的近20倍。

鞍钢本钢合并后,成为全球第三大钢铁企业,更是增添了无限活力,如今正乘风破浪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