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理论园地>详细内容

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澎湃动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16 10:48:27 浏览次数: 【字体:

改革大潮波澜壮阔,思想伟力引领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开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充分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彰显“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全面深化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以守正为中国式现代化举旗定向,用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未来。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三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追寻效率与公平动态平衡。四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五是秩序与活力的关系。既要以旺盛活力提供社会发展动力,也要以安定有序赢得长远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目标稳步前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深刻把握我国新时代发展要求,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要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战略目标任务,尤其是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创造性、引领性制度改革。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让人民的智慧力量与改革脉搏共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始终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哪里,政协委员的履职尽责就跟进到哪里;人民群众的期盼在哪里,政协委员的建言资政就聚焦到哪里。同心同向,群策群力,把党中央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注:此文作者系张连起,原载《中国政协》)